伦敦大学学院

伦敦大学学院公立大学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 8世界排名
  • 9国内排名
历史

创始

伦敦大学学院(UCL)始建于1826年2月11日,最初的名字就是伦敦大学(London University )。鉴于当时的最著名的也是英格兰仅有两所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是严格意义上的教会学校,UCL立意成为宗教性质的大学之外的选择。UCL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所综合大学所建立的,而不是学院或者研究机构。

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 - 1832),哲学家,由于在伦敦大学学院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被公认为伦敦大学学院的精神之父。 尽管他经常被记载入学校的创建工程,但事实上他本人并没有实际参与UCL的建设。边沁本人是高等教育应广泛推广理论的强烈拥护者,并被与学校的早期宗旨“教育人人平等”联系起来。漠视一切性别,宗教信仰,政治主张上的差异。“国际化”(International)一词,就是由边沁本人创造出来的。他的遗体正陈列于UCL主建筑的北部回廊作为永久的纪念,完全向公众开放。

19世纪

伦敦大学学院于1826年2月11日,由诗人托马斯·坎比尔及律师亨利·布卢姆厄姆两位苏格兰人创办。1825年,坎比尔到访了现在德国的波恩大学。与时下的牛津、剑桥两所高校不同,波恩大学的宗教自由获得了坎比尔的赞赏。回国后,他致函深受哲学家杰里米·边沁影响的布卢姆厄姆,表示有意于伦敦建立一所这类型的学府。该信件亦在同年2月刊登于《泰晤士报》,成为最早有关创立伦大学院的公开草议。在伦敦犹太人社团的领袖——以撒·里昂的撮合下,两人着手规划兴建项目。学校最终于1826年以“伦敦大学”(London University)之名面世,成为当地唯一不论学生性别、宗教背景的世俗高校。其理事会委员没有一位是宗教领袖,教育家托马斯·阿诺德德因而称其为“戈尔街的无神学府”。开创多元学科、重整讲堂机制、取消宗教考核、管治民主化等均为其最刻意模仿的制度。

1826前,早已成立的学校理事会曾在国家议会上提议颁宪,以确立伦大作为独立高等学府的地位。可这惹来了不少反对声音。除了国内英格兰教廷、牛桥两校及医学界的反对外,奥地利外交官梅特涅亦要求他的驻英大使转述他对此计划“可能有损英格兰发展”的看法。直到1831年,由辉格党带领的政府才成功为该校争取到皇家宪章,赋予其颁授学位的权力。不过,由于当时已有了伦敦国王学院,故两校合并为伦敦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原本的这所“伦敦大学” (London University) 则改名为“伦敦大学学院”。

伦大学院亦在19世纪开创了不少先河。其为第一所提供经济学、地理学、建筑学、化学、英文、德文、意大利文和土木工程学教育的英格兰高校。1893年,英格兰第一个学生会亦在伦大学院成立。

20世纪

步入20世纪,伦大学院急速成长。虽然学院在二战中被炸毁,但多数院系于1939年期间就搬离了伦敦。20世纪中至下半叶,学校与多所医疗科学研究中心合并,并分别与皇家自由医院及伦大学院附属医院合办了医学院及伦大学院国家医疗服务信托基金会,使其成为了英国重要的生物医学研究基地。除此,犹太文化研究院、斯拉夫与东欧文化研究院、人类学研究院及太空科学实验室亦相继于伦大学院成立或重整。1973年,学院成为了第一个ARPANET(现代互联网之先驱)的全球链接点,并在同年发出了世上第一封电子邮件。

1906年,格雷戈里·福斯特成为了学校第一位教务长,执务23年。

1907年,伦敦大学在皇家宪章的规定下重组,数所学院亦获并入此高校系统。惟包括伦大学院在内的所有成员学院毕业生均只获赋予“伦敦大学”的学位证书。1976年,新的宪章将法定独立权归还各学院,除了独立颁授学位的权力。伦大学院的英文名称中,位于“College”一字后的逗号亦被去掉。